Innolink成果速递第25期|东南大学部分重点研发平台及优势学科团队征集对接意向
为推动园区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对接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园区落地转移转化,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园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东南大学共同推出成果速递第25期,为园区企业带来集成电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颗粒系统仿真联合研究中心、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中心等重点研发平台推介,同时推送刘昊、佟振博、汤仕平教授团队等优势学科团队信息并征集对接意向,欢迎有意向对接的企业联系。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1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1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学位居全球第14位,计算机科学新晋全球第7位,材料科学和化学位居ESI世界前千分之一行列。学校牵头建设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现有两院院士16人。学校坚持产学研结合,2023年科研经费到款39.2亿元,中国发明专利申请3217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885件,截止2023年12月底,有效发明专利14739件,位列全国高校第三位;共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33项,深度参与了探月计划、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高铁技术、无线充电等国家重大工程,正着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格局,以更好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东南大学苏州校区
东南大学苏州校区的前身为2005年10月成立的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集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化、高价值平台建设为一体,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坐落于风光秀美、景致典雅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占地120余亩,建筑面积近10.7万平方米。20年来,东南大学在苏州形成了系统的办学格局,具备了完整的办学功能,现有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院、东南大学技术转移(苏州)中心等机构,以及若干科技创新平台。
重点研发平台及学科团队
集成电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苏州市集成电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研发场地面积2000平方米,现建有3个公共平台,分别是联合安捷伦(是德科技)的物联网应用测试服务平台、高能效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平台以及2023年与苏州联芯威电子共建的新能源车载电机控制器测试平台。实验室拥有能够支持14nm设计的EDA环境和大算力训练服务器及其他测试仪器设备15台/套。实验室累计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15项,获项目经费2600万元;承担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获横向经费2000余万元;累计申请知识产权90余件,获授权60件。研究方向包括有:高能效计算、智能功率集成电路、EDA关键技术。实验室建设以来累计孵化苏州博创,苏州博联,苏州联芯威,苏州远创达,苏州爱捷智能,苏州澜普等10多家企业。
带头学科团队
刘昊,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苏州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高能效AI计算电路、基于AIoT的室内定位。
颗粒系统仿真联合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颗粒系统仿真模拟实验室现拥有颗粒技术仿真模拟平台、吸入给药研发平台及体外仿生实验平台。研究方向包括人体呼吸道气溶胶沉积分布的多相流仿真模拟研究、雾化吸入制剂给药平台的开发、应用与评价研究、基于人工智能(AI)的沉积预测模型研究。颗粒技术仿真模拟平台可提供人体扫描建模、体外沉积分布预测、制剂及装置开发评价验证等检测服务,为吸入制剂开发及药物PD/PK效果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吸入给药研发及体外仿生实验平台可提供吸入制剂及装置的前期研发与体外评价检测服务,为吸入制剂的创新研究与评价结果提供关键依据。
带头学科团队
佟振博,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江苏省特聘教授。研究方向:多相流动及数值模拟、人体多相流、气溶胶、吸入制剂。
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中心(苏州)于2021年获批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优质创新平台(重点平台),2024年获批高能级创新平台。中心建有3m法半电波暗室、屏蔽室、双混响室等设施;拥有屏蔽材料屏蔽性能、线缆屏蔽性能、吸波材料吸波性能、滤波器脉冲抑制性能、电子设备辐射抗扰度等测试系统;定制有专业的强射频试验评估软件,仪器设备及软件总价值1000余万。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复杂系统E3设计与验证,复杂系统E3试验与评估,电磁兼容及防护材料与器件性能评价,电磁环境效应标准技术及应用等。此外,中心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具备CNAS资质,可对外提供电磁兼容检测、电磁兼容仿真设计、电磁兼容整改、电磁兼容测试装置研发等技术服务。
带头学科团队
汤仕平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东南大学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复杂系统电磁环境效应量化设计与控制、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试验评估、电磁环境及电磁防护技术研究等。
同时,东南大学最新科技成果业已上架苏州工业园区Innolink创新需求服务平台,欢迎登录查看成果详情并选择对接,可通过网页https://sme.sipac.gov.cn/innovation-demand-ep/home或微信端扫描下方小程序码进入查看。
请有意向对接东南大学重点研发平台、优势学科团队及相关科技成果的企业及机构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初步对接意向,后期将安排双方开展对接工作。
为推动园区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园区科创委联合企服中心,联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长三角国创中心及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100余家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常态化征集园区企业技术需求,开展技术需求的对接解决工作。欢迎园区企业基于自身创新发展规划,在Innolink创新需求服务平台提出对关键技术研发、产品升级、技术改造、设备改进、技术交易、技术咨询等需求,需求征集常年开放,请有需求的企业积极填报。
咨询热线:
陈老师 0512-69837661
吴老师 0512-67068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