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导读详情

追求更高更新更快 江苏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步伐

在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上,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东亚新兴工业国家,都经历过这样一场深刻而重要的转型,从早期以投入自然资源或资本带来的增长,转向以技术进步或提高效率带来的增长,载体就是新兴产业。  
         6月28日,全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大会吹响“冲锋号”。目标和路径非常明确,全省各地正按会议部署,大力发展六大新兴产业,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从率先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产值已过万亿元的苏南,到亮点纷呈、后发优势明显的苏中、苏北,新兴产业在大江南北已成燎原之势。  
        一组数据为此次“冲锋”打气鼓劲:今年以来,江苏省主要新兴产业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前5个月太阳能光伏增长72%,风电装备增长195%,新型环保装备增长94%,生物技术制药增长51%,软件增长40%。预计上半年全省六大新兴产业可实现产值1万亿元。  
        主力军、先锋队,苏南先行者构筑国际竞争强势  
       【新闻现场】 6月30日,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紫金厅座无虚席,来自北京校研院所、央企和世界500强的1000多名代表正聚精会神地倾听来自南京,这个长三角唯一一个被国家定位于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情况介绍。当天,总投资超过530亿元的38个科技创新项目签约落户南京,其中有移动互联网开放实验室、下一代网络应用工程中心、企业级大型实时数据中心等。这些项目都围绕南京着力发展的八大新兴产业、抢占信息、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技术制高点。  
        对照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大会提出的要求,南京明确以科技创新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将重点建设麒麟科技创新示范园区、模范马路创新街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在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建立科技园中园,构建新兴产业的创新格局;搭建十大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与产业相结合;推进“千企升级计划”,促进科技型企业在创新中快速成长,形成“顶天立地、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出台“三个十亿计划”和支持科技创新的20条政策措施,集聚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人才。  
         打造对区域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后危机时期苏州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识。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苏州提出要“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城市、集聚新人才”。目前,苏州工业园区的纳米新材料、昆山的光电平板显示等产业,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领先优势。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532家规模以上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44亿元,同比增长3%。苏州市经信委主任姚林荣介绍,今年将全力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四大新兴产业,全市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项目数量比去年增长了一倍多。  
        自温家宝总理去年8月在无锡考察以来,全国的物联网项目、资本和人才以超常规的速度集聚无锡。截至5月底,全市共签约物联网项目86个,总投资约86亿元,全市登记注册的物联网公司已达111家。随着以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生物医药、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无锡把今年定为“新兴产业培育年”。6月23日,由市长毛小平率领的无锡新兴产业代表团抵达英国伦敦,与阿斯利康、布勒集团中国区总部等签下10个新兴产业项目。目前,无锡的集成电路、光伏太阳能、环保等三项新兴产业在全国位列首位。  
       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往往能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常州市提出加快推进“五五”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500个海归创业团队,5000名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形成5万名创投风投、中介服务和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专门人才,拥有50万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管理、技术专业人才总量,重点打造创意、新能源车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八大新兴产业专题园区。  
       全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大会刚刚结束,镇江市就召开政府常务会议抓落实。提出今年要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海洋工程等五大产业,确保全年吸引单体投资超10亿元以上的央企项目10个以上,力争在引进超亿美元大项目和世界500强企业取得较大突破。  
        截至目前,苏南五市已被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分别认定高新技术城市,去年全省新兴产业实现产值8万亿,苏南就占了近70%。全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大会上确定了“建设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行区,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目标,苏南作为“主力军”,任重而道远。正如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所说,“转型升级是一场硬仗、攻坚战和持久战。”  
         抓重点,铸特色,苏中新兴产业板块异军突起  
      【新闻现场】6月8日,在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周年之际,总投资超过1750亿元的408个亿元以上项目在南通沿海集中开工。其中,涉及船舶修造、海洋工程、港口机械、海洋风电等现代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项目超过七成,成为我省推进沿海开发以来规模最大、声势最壮的一次新兴产业集群抢滩登陆“战役”。  
        发展新兴产业,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突出发展重点”、“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优化空间布局”,各地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形成错位竞争,形成各自区域竞争力的优势。以海洋工程为特色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正成为南通新兴产业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崭新亮点。  
         抢抓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南通正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新兴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群。6月29日,世界首艘带自航能力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瑞美蒂”号在南通中远船务成功交付。目前,南通沿江沿海地区已集聚了包括世界500强、央企、国企、民企等重大海工项目20多家,海工产品总产值已占中国海工市场份额的1/3。一个千亿元级的新兴产业群,正在南通沿海快速崛起。  
         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扬州市着力打造“三新一电”产业链,即以太阳能和半导体照明为主体的新能源、新光源产业;以电子书、电子网络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和以多晶硅、单晶硅、硅片、芯片、外延片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同时依托“扬州智谷”这一国际新能源产业展示平台,着力打造智能电网产业。今年以来,扬州市智能电网产业的集聚势头强劲。世界500强美国通用年初与扬州市正式签署智能电网合作协议,携手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电网产业制造基地和国际智能电网服务外包基地。根据规划,扬州市到2015年将按照区域配置建成“一主四特”的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园区,智能电网配套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泰州市主攻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力点就是引进人才。泰州国家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何榕说,“通过集聚高端人才,汇集高端成果,真正把中国医药城建设成为创新型经济的核心区。”目前,区内已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1200多人,其中国际领军型人才100多人。同时还引进100多个留学归国人员和创业团队,形成多层次人才集聚、各类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的“金字塔式”人才梯队。  
        挖潜力,谋布局,苏北后发优势展露现实模样  
       【新闻现场】6月份以来,欧洲以外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正式投运,正为世博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该风电场全部采用华锐风电自主研发的34台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这标志着华锐风电成为了继西门子、维斯塔斯和REPOWER三大巨头之后,又一全球性海上风电机组生产企业。  
       为策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盐城强势推进科技产业园建设,江苏华锐风电产业园成功跻身首批江苏省科技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华锐风电盐城产业基地项目,使该市一举实现重型装备制造业、国家级公共技术平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亿元纳税单体加工制造项目等四大突破。盐城市各级财政全年安排近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今年1至5月,24个特色产业园区实现开票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6%。  
       “我们利用在纺织机械上的技术积淀,率先将碳纤维从实验室推向工业化生产,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连云港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董事长张国良说,省委、省政府提出“延伸产业链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互动发展”,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复神鹰是我国首个实现千吨级规模的碳纤维生产企业,今年还将新上2000吨生产线项目,这与新能源、新医药、新型装备制造一起构筑和壮大连云港新兴产业的“四新”。  
        物联网被称为全球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新兴产业,徐州在成功开发“感知矿山”的基础上,构建“智慧徐州”的主体框架,形成包括标准制定、运营服务、网络构架、系统集成、材料制造等多个关节,涵盖制造和服务两个领域的物联网产业链,推动徐州物联产业的发展。与以前的“傻大黑粗”大相径庭,徐州着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软件与服务外包、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省发改委高新技术处介绍,苏北五市的新兴产业规模已达5000亿元,发展势头迅猛且后发优势明显。IT、盐化工、特钢三大千亿元产业在城市东部方兴未艾,如今,以新医药、现代服务业、物流业为旗舰的新兴产业又在南部新城清浦快速隆起,淮安新产业布局版图轮廓初显。宿迁的沭阳软件产业园是苏北首家省级软件产业园,也是江北最大的软件产业园区。今年上半年,产业园已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华军软件园、广州小聪软件、广州用易软件等82家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入驻,苏北绿色“硅谷”初具雏形。  
        如同30年前率先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江苏又一次站在了发展新兴产业这场变革的最前沿。大幕已经拉开,朝着“更高更新更快”的目标,全省十三个省辖市奋蹄扬鞭、高歌猛进,勇当中国整体转型战略棋盘上的“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