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导读详情

中小企业向“内”挖潜天地宽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外部需求急剧“收缩”的情况下,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强调要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增加有效需求,加强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这就要求广大中小企业顺势而为,在“三个加强、一个围绕”上下功夫,深挖国内市场。

   第一,加强管理。目前,中小企业管理大多比较粗放。具体表现在:发展没有规划,随意性大;重“管”不重“理”,部门职责不清;企业管理方式简单等等。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劳动力工资的上升,资源价格的上涨,土地及环境成本的提高,中小企业经营将进入高成本时代。这就迫使中小企业经营必须从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转变,向管理要效益。   第二,加强研发和技术改造。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研发投入不够,致使企业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结构雷同、缺乏特色、缺少名牌,不得不通过价格战求生存。过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是走的一条“仿制创新”的路径。在今天技术进步节奏加快,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依靠“仿制”生存的机会越来越少。可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多是靠人力和物资资源的投入实现的,随着资源、环境条件的恶化,中小企业发展必须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对于企业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形成自主品牌十分重要。因此,加强研发和技改已成为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持续成长的当务之急。   第三,加强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小企业90%是民营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加强中小企业负责人培训对于企业把握方向,找准定位,实现发展十分重要。人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职工的技能和素质既是企业竞争的关键,也是决定企业是否能够实现转型升级的基础。中、日、德三国制造业的差距,除了表现在装备工业水平、精益管理上的差异外,企业职工的技能和素质也是形成差距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职工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是中小企业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关键,也是我国由制造业大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关键。   中小企业深挖国内市场,除了在上述三个加强上下功夫外,还必须紧紧围绕着一个“特”字做文章,因为只有“特”,才能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与其他企业区别开来。但是“特”并不一定意味着好,要在“特”的基础上实现好,那就要靠“专”、“精”、“新”来保证。服务业有一句名言,叫做“店无特色别开门,人无笑脸别迎客”。这句话生动透彻地说明了“特”字的重要,说出了服务业企业生存发展的秘诀。放大来看,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制造业企业发展制胜的关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