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导读详情

“产业生态圈”催生国际盛宴--苏州园区170多家纳米技术企业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千亿元

9月13日,2012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暨纳米技术成果展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芬兰等22个国家的数百位专家学者出席。
“一个产业开发区组织的论坛,能够引来这么多国际专家捧场,足见苏州工业园区在产业内的国际影响力。”大会组织者、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崔铮教授告诉记者,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发展论坛在国内外产业界中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与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纳米科技大会”形成鲜明的呼应态势。
苏州工业园区的这粒“米”引来国际关注,源于其产业竞争力。记者在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集聚区——生物纳米园采访,见识了纳米技术的神奇魔力。该园现有的技术成果,已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诸多领域。
只要在烧制过程中加入纳米氧化铝粉体,陶瓷就会立刻变得锋利而坚硬,可以用来削水果、切菜;使用无痛纳米微针,只要往表皮轻轻一靠,不会有一点痛觉,也不会出血,药物反而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液晶显示器如何才能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只要用纳米微球作液晶板的支架……目前,园区集聚了170余家纳米技术高科技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纳米新材料、微纳制造、纳米生物技术、能源与清洁技术等领域为核心的产业布局,累计获得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立项600余项,申请与受理专利超过1500多项。
纳米产业上的雄厚实力,引来了美、德、芬、以、俄、日、英、加、韩等国竞相与园区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
“纳米技术在全球的领先,得益于深厚的人才储备。”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局局长张东驰介绍,有了人才的支撑,苏州工业园区把纳米技术产业确立为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性“1号产业”。
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398号,苏州纳米所所在地,如今成为人才高地的代名词。国际著名纳米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终身教授杨培东,国际著名微纳米加工科学家、国家“国家重大人才引进工程”入选者崔铮,国际著名半导体光电子科学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刘惠春,国际著名电子显微镜科学家、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张锦平……一批国际一流科学家纷纷加盟纳米所。
目前,园区从事纳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各类人才总量超过6600人,包括7名院士、18名国家“国家重大人才引进工程”、28名中科院人才。园区还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共建的纳米技术学院启动运作,设立了一流的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学科,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学历教育。中高端产业人才的培育培训体系正在加快形成,为纳米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今年初,“江苏省(苏州)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院规划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是江苏省“十二五”重大科技平台,为园区纳米创新创业人才搭建了一个平台。
为了扶持人才创新创业,园区发布了国内首个纳米技术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每年用于设立各类引导基金、产业基金和扶持补贴的资金达10亿元,鼓励纳米技术领域的创新、产业化、人才引进与培育、科技金融服务、产学研与国际化等各方面工作。
凭借人才的支撑,园区已初步聚集了一批纳米技术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在纳米产业形成了先发优势。2011年,园区纳米技术产业产值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58%,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达千亿元。今年上半年,纳米技术产业实现产值超40亿元,同比增长60%。
“纳米技术产业因其前瞻性和业态创新性,决定了园区在世界范围内没有找到可资借鉴的产业发展成功模式和先例。经过数年的探索,我们算是摸到了门道,就是打造‘纳米产业生态圈’。”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希军说,园区所构建的纳米产业生态圈不是局限于产品上下游的供需关系,而是包括了产业链、创新链、投资链、服务链、人才链等一系列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要素。“在这个生态圈内,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有效互动,加速区域产业发展并逐步形成区域产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