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导读详情

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将落户苏州

  首期投入约15亿
    实验站包括纳米材料生长、器件制备、加工与测试等模块的真空互联装置及个性化用户站,计划建成国际上首个真空互联的纳米科技公共实验平台
    “大科学装置”被称为是“国家科技的基础设施和科研平台”,是尖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我省首个“大科学装置”——“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将落户于苏州。4月8日上午,“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园区召开。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政府党组成员徐南平,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苏州市领导王鸿声等出席会议。
    2011年上半年,省委书记罗志军与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会面时就提出拟合作选择纳米科技领域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米科技研究前沿的突破离不开大科学装置,为加强纳米技术创新能力,各国纷纷建设纳米技术大科学装置。而我国纳米科技发展迅速,但原始创新不够,关键技术没有突破,亟须建设满足纳米技术发展需求的重大支撑平台。
    在纳米技术领域建立专用大型综合科技基础设施,可填补我国在纳米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的空白,抢占纳米技术发展国际制高点。
    记者了解到,筹建中的“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包括纳米材料生长、器件制备、加工与测试等各功能模块的真空互联装置及个性化用户站,计划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材料研究与器件研发环境,建成国际上首个真空互联的纳米科技公共实验平台,并在5到10年内产出一批带动产业深刻变革的重大研究成果,吸引和培养一批国际顶尖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一批关键的核心技术、重大产品和尖端科学装备。按照目标计划,“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将依托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由中科院与江苏省、苏州市共同建设,首期投入约亿元,建设规划用地约150亩,其中先行启动“高温超导”、“III-V族半导体激光器”等分项,争取3年建成。
    据介绍,未来纳米大科学装置建成后将吸引一大批高端人才集聚苏州。借助该平台,将能有效研究前沿科学问题,发明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办新企业,使苏州成为全球纳米领域创新的高地、人才的高地和高端技术、产品及企业的发源地,有力推动苏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目前,“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分别列入了中科院专门设立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和江苏省重大创新载体建设预研项目,眼下正积极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及大科学装置专家进行沟通与汇报,争取早日纳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并获得国家立项。
    【相关链接】
    大科学装置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其建设和利用与一般的科学仪器及装备有很大不同,也有别于一般的基本建设项目,这些特殊点主要是:(1)科学技术意义重大,影响面广且长远,同时建设规模和耗资大,建设时间长;(2)技术综合、复杂,需要在建设中研制大量非标设备,具有工程与研制的双重性;(3)其产出是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而不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建成后要通过长时间稳定的运行、不断的发展和持续的科学活动才能实现预定的科学技术目标;(4)从立项、建设到利用的全过程,都表现出很强的开放性、国际化的特色。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进行大科学装置布局,如兰州离子加速器、合肥同步辐射装置等。从“十二五”开始,国家将“大科学装置”更名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内涵扩展到面向重大工程、重大产业核心技术突破的重大支撑平台。

 

记者 小令
《苏州日报》2014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