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导读详情

苏州召开芡实产业工作座谈 共谋产业发展

  5月14日上午,苏州市芡实产业工作座谈会在市农委会议室召开。市委副书记陈振一,市农委主任蒋来清,市委副秘书长王国荣,市农委、农技推广中心、蔬菜研究所、老专家协会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群力社区居委会主任许秋生等参加座谈。

 SME@picture-link

  此前,市委收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有关芡实生产的面积扩大、品质提升、促进营销等方面的提案和建议,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为此陈振一组织召开此次座谈会,当面听取大家的意见。

 SME@picture-link

  会上,群力社区居委会主任、娄葑水八仙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秋生,汇报了社区组织种植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芡实生产的情况。当前群力社区共有芡实生产种植户1000多户,都是世代传承种植,具有丰富的栽培经验,培育出了“南荡鸡头”品牌,具有人才、技术、品牌三大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没有自己种芡的土地资源,都是“租田种芡”;二是园区对芡实种植户的补贴政策规定三年,此项政策希望能连续下去,因为农民外出租田种芡,种植成本太高;三是芡实也应像粮食田一样重视起来,有个发展规划,有固定的土地资源和种植、科研基地。群力社区芡实种植户代表许建祥和郭建荣也分别详细汇报了各自芡实种植的情况和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市委领导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专家,认真听取了来自基层社区和种植户的芡实生产情况,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起为苏州市发展芡实产业齐力出谋策划。

  参加座谈的苏州市蔬菜专家组组长鲍忠洲,自1984年就开始研究芡实生产。他表示,娄葑群力社区的“南荡鸡头”、即“苏芡”品质好,产量高,历史悠久。现在不仅苏州地区种植,上海、浙江、河北、山东、湖南等地都在种芡实。芡实的品种已打破了原来的南芡和北芡之分,长江以北都在种苏芡,但由于土质、气候环境不同,产出的芡实质量也不同,有的甚至出现外地的芡实返销进苏州,冲击苏州市场。因此鲍忠洲提出要加强苏芡原产地保护和品牌管理。

  陈振一肯定了这次座谈会取得的成果,同时提出了六点要求:一是市主管部门,要制定好芡实产业发展规划,落实芡实科研基地;二是要进一步改善芡实生产经营方式,要使原来分散型的集中起来,鼓励发展专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三是科研单位要加强芡实栽培技术培训,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培训;四是芡实加工,要逐步提高机械化程度;五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芡实种植户政策扶持的协调;六是“苏芡“作为苏州的一张名片,要制订苏芡质量标准法,加强苏芡品牌管理,要积极推广“水八仙”生产保险机制,抗御自然灾害,保障种植户增产增收,满足市场需求,要使苏州的芡实产业成为苏州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文化农业的典范。

 

编辑 沈锡兴
201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