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导读详情

在及膝的烂泥里搜寻遇难者遗体

    5月6日中午12时25分,赴尼泊尔震区的苏州蓝天救援队三名队员顺利返苏,受到守候在车站的队友们的热烈欢迎。副队长张海峰表示,此次救援行动十分紧张,在尼泊尔的8天中进行了灾区侦查、遗体发掘、水源净化、防疫消杀等一系列救援行动,平均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只吃泡面和压缩饼干。

SME@picture-link

    昨天中午,苏州蓝天救援队张海峰、汪小明和范宇青三名赴尼泊尔救援队员从上海虹桥机场乘坐动车返苏,在苏州火车站,三名队员终于卸下沉重的行囊,与队友们分享在异国救灾的酸甜苦辣。张海峰介绍,中国蓝天救援队在震后72小时黄金救援期派出了第一梯队,抵达灾区进行被埋压人员的救援。苏州救援队属于第二梯队,主要从事灾区侦查、遗体发掘、水源净化、防疫消杀等一系列行动。“当地余震不断,苏州救援队驻扎在巴德岗的杜巴广场第二营地,广场及周边有数千名灾民,我们对饮用水进行净化,进行防疫消杀,预防大规模疫情的暴发。”张海峰说,苏州救援队还深入两个重灾区,当地发生次生灾害,泥石流掩埋了救援通道,队员光着脚,踩进深可及膝的烂泥里,蹒跚前行,帮助进行遇难者遗体的发掘。
  在尼泊尔救灾的8天里,苏州蓝天救援队争分夺秒,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靠临时发电机给手机充电,一日三餐吃泡面和压缩饼干,由于当地饮用水遭到污染,队员还出现腹泻等症状。由于救援任务紧张,当地通讯信号不畅,队员只能在晚上12时后才给家里报平安,给苏州后方汇报最新进展。“我等了两天才收到他的短信,这才放心。”汪小明的爱人昨天也来接站,她告诉记者,苏州救援队代表的是苏州,家人很支持,也感到自豪。汪小明说,苏州救援队在当地联络了很多志愿者,得到了当地村民的赞扬。“BSR”这个蓝天救援队的英文缩写,也深深烙印在当地民众的心间。

首席记者 钱怡
《苏州日报》2015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