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导读详情

园区下好创新引领“先手棋”

    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和命脉。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二十多年来,取得成绩令人瞩目。园区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已成为国家开发区的领跑者,中国、新加坡两国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
  这份优异的成绩单里,凝聚了园区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非凡历程。
  科学布局 20余年产业转型创新实现三次跨越
  20多年前,当园区总体规划图落下第一笔,园区产业科学布局的新篇章也悄然开启。
  20多年后,回顾园区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看到园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年至2000年,是园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征的城市化快速启动、工业化同步推进的重要发展阶段;第二阶段:2001年至2005年,是园区以产城互动并进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加速集聚、现代化城市形态初步展现的重要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是园区以实现内涵增长为特征的产业转型升级、东部综合商务新城加快建设的重要发展阶段。
  伴随园区这座新城的发展,园区产业转型创新也同样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开发建设初至2004年,依靠招商引资,大力集聚发展制造业;第二阶段:从2005年起,园区率先出台了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生态优化“四大计划”。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科技产业。第三阶段:“十二五”(2010年-2015年)以来,园区进一步明确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提出在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方面,重点生物医药、光电新能源、软件与创意、融合通信、生态环保5大新兴产业;服务型经济方面,重点发展金融、文化、物流、外包、总部等现代服务业。
  与时俱进是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近期以来,园区又根据新的情况变化,对产业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梳理和调整,聚焦发展核心支柱产业和新兴主导产业,制定了“2+3”产业发展计划,提出在制造业方面重点提升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在科技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加快发展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云计算三大主导产业。
  创新发展 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盘点统计数据,可以清楚看到园区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脉络。
  近两年,园区制造业从业人员减少4万余人,而利润总额年增幅达到15%以上,制造业转型取得初步成效。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园区优化存量,主导产业不断高新化的一个缩影。
  20多年来,园区制造业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积极抢抓全球产业布局调整机遇,开展择商选资,积极引进高端产业,引进了三星高世代液晶等一批优质项目;鼓励现有企业主动加快转型升级,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提升技术水平,创新商业模式,发展新的业态。目前,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已成为园区第一、第二大制造业支柱产业,并形成了集成电路、光电、航空及汽车零部件三大较为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链,IT和IC产业产值约占全国总量的3%和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6%。
  与此同时,园区产业培育增量,新兴产业规模化进程加快。去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33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去年达4%。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云计算等三大重点产业去年分别实现产值200亿元、283亿元和19亿元,同比增长48%、23%和3%,50家重点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均实现超亿元,成为全国唯一“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目前,聚焦高端,服务产业现代化已成为新的增长点。园区加快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重点发展金融、物流、总部等现代服务业。园区已成为全国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试点区域、全国唯一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全国唯一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和省商贸金融集聚示范区,并成功获批开展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贸易多元化试点。
  合力推动 为产业转型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产业转型创新为园区的迅猛发展夯实了基础,同时,产业的转型创新也是园区创新发展合力推动的结果。
  20多年来,园区聚焦政策,努力集聚一流创新要素推动产业转型创新。高层次人才的高度聚集打造了园区产业创新的强劲引擎。园区通过制订有吸引力的政策,加大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截至目前,园区累计118人入选国家“国家重大人才引进工程”,119人入选省“双创计划”,180人入选苏州市姑苏人才,目前园区共拥有外国专家1000多人、外籍人才近6000人、海外归国人才5000多人,被授予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聚焦服务,努力营造一流创新环境是园区产业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多年来,园区已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360多万平方米,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20多个,形成了国际科技园、创意产业园、中新生态科技城、苏州纳米城、生物产业园等创新集群;人才服务、技术研发、产业促进、科技服务、知识产权等创新创业政策不断完善,尤其是科技金融不断加强,一批科技银行、科技保险机构、科技金融超市、融资租赁公司先后落户园区,国内首个“国家重大人才引进工程”创投中心暨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集聚股权投资机构11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近600亿元,国内规模最大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母基金国创母基金开始运作,园区被列为“江苏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8家云彩创新型孵化器纳入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初步打响“金鸡湖创业长廊”品牌。
  企业是创新体系中最有生命力的要素,企业的创新发展是产业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园区通过多年引进和培育,已集聚了2000多家高科技企业,成为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力军,2014年50家重点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增长超15%。

记者 小康
《苏州日报》201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