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导读详情

转型升级 苏州需要打造一个国际化创新生态圈

SME@picture-link

 人物
    席酉民: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教授,陕西MBA学院常务副院长。
    观点
    ●苏州应突破传统产业升级的束缚,打通高校、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之间的隔阂,把创新的国际化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
    ●建设有针对性、可支撑当地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国际一流的、开放式的研究院或卓越中心,已成为苏州及工业园区迫切的战略任务。
    ●针对源头创新和创新创业支持服务的挑战和问题,苏州可更好地利用区域内的国际化创新资源,特别是国际化大学和研究机构。
  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批示设立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苏州通过创新引领转型发展的总体布局已走向深入,创新将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全力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点定位、统筹布局、发挥优势、深化改革、强化保障等目标,确定了“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的战略定位,为苏州市的自主创新探索提供了整体部署。但如何才能让苏州的创新落地开花,特别是苏州走什么样的自主创新之路、借助什么样的创新资源仍值得深入探讨。我以为,苏州应该在三个方面发力提升创新能力,并把高教资源做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以区域内国际大学资源,快速补上短板
    苏州抓住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成功,建立了具有典型苏州特色的“外向国际化”经济模式,地区GDP 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处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但随着近年来人力资源价格的上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苏州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受到挑战,仅仅依靠产业链中间的低附加值加工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保证苏州经济的持续发展,转型升级成为打造苏州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战略。
  苏州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是提升创新对苏州经济发展的贡献,努力扩大苏州在国际产业链两端的竞争力。这就客观要求苏州扩大其在世界创新生态圈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国际创新生态圈群体关注苏州、入驻苏州。因此,苏州应突破传统产业升级的束缚,打通高校、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之间的隔阂,把创新的国际化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尽管苏州政府近年来已投入巨资在纳米、生物科技等若干领域建成高端科研机构,但其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如果能够依靠现有区域内的国际大学资源,则可快速补上这一短板。例如,西交利物浦(西浦)大学作为国内首家强强联合的中外合作高校,其国际视野、国际平台和国际创新团队可为打造苏州经济升级版提供独特贡献。
  像西浦按照国际著名大学标准全球招聘了600余名专业教师,辅以近300名员工组成的高水平、强有力的支撑团队,三到五年内,将继续积极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合作,建设30个左右有特色和研究导向的优势学科,10多个国际一流的研究所和中心,以及研究生院、国际商学院、影视艺术学院、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际创新港、培训中心等,充分利用这些国际化的创新资源,可快速助力苏州打造国际化创新生态圈。
强化源头创新,打造国际化开放式研究创新平台
  苏州市及苏州工业园区着重强调企业自主创新及鼓励大众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自主创新涵盖从新发现、新发明和新技术到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创造和设计,再到新产品的生产、新服务的提供、原有产品和技术的改进、组织运行和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的全过程。在这个创新过程中,目前苏州在中间的产品生产环节已经有坚实基础,但亟须强化其前端和后端环节,大力建设服务于全球范围内根本性创新、技术成果转移和生产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基地,以形成自己的国际化创新“发动机”,提升整个创新体系。尽管后者可以引进,但针对当地产业和社会迫切需求的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则往往难寻或远水解不了近渴。故依托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利用其国际网络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建设一批有针对性、可支撑当地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国际一流的、开放式的研究院或卓越中心,强化其自主创新的核心阶段——源头创新,已成为苏州及工业园区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
  自主创新要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贡献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和配套机制,特别是创业孵化、风险投资和鼓励及支持创业的氛围和制度体系。尽管当前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成立了不少创客活动区,但这些区域如何真正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而不仅停留在少数项目,如何让真正想创业的人能够得到有效的培训、支持和服务,仍然需要探索适当的创新服务机制。
  针对源头创新和创新创业支持服务的挑战和问题,苏州可更好地利用区域内的国际化创新资源,特别是国际化大学和研究机构。例如,西浦立足于融合大学、区域和产业的创新创业资源,打造聚焦地方产业发展战略的全生命周期创新平台与生态。西浦通过近九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一支国际化的高层创新人才队伍、一个可整合世界科技资源和参与国际创新合作的网络,一批基本成型亟待扩大和释放能量的研究平台、一种已显端倪连接社会各界的创新生态。西浦在2015年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建设一批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平台,以形成自主创新区核心区的国际创新群落。利用新一轮创新促发展的机遇期,快速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使苏州真正拥有世界创新的“发动机”是首要的战略举措。
  此外,苏州要建设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实验不只是为解决当下发展面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模式和从现在走向未来的可行道路及方案,并积累实践经验。所以,实验区应跳出目前自贸区、开发区等各类特区的模式,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面向中国未来社会展开实验,如文明社会建设、国际化社会、网络社会治理、绿色可持续发展、新型政府和社会服务保障体系、老龄化社会等,以形成发展理论的提炼、实践体系的总结、经验政策的萃取、文明社会的展示,对中国下一步发展和文明社会建设提供模式和经验,为中央决策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和实践模板,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学习和效仿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