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导读详情

苏州企业创新活跃 需加大引智补创新短板

        国家统计局于2015年组织开展了全国企业创新调查,苏州共调查了17279家企业。昨天,市统计局公布了苏州企业创新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我市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被调查企业超一半开展创新活动,较为活跃。调查同时显示,我市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合作创新比例不高、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需要通过加大“引智”力度,为企业创新补“短板”。
 

创新研发主体大都是企业

 创新合作比例仍不高

        本次调查涉及苏州全市17279家企业,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服务业企业。调查显示,2013年至2014年,在被调查企业中,有创新活动的企业8743家,占5%,超过一半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创新活跃程度较高,而成功实现创新的企业为8423家,占48.7%,但同时实现产品、工艺、组织、营销四种创新的企业仅为1865家,占1%。

       在调查企业中,制造业整体有6%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其中,开展创新比重占前三位的分别是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其比例分别为8%、79.4%、7%;后三位分别是纺织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木材加工和木制品业。

        从创新的研发主体来看,企业自身或企业集团是创新研发的主要承担者。调查显示,在企业产品创新中,开发主体为本企业的占7%,创新活动主要靠自身力量完成。此外,开展了创新合作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为2%,比例最大的是和客户或者消费者的创新合作,比例最小的是和风险投资结构的合作。总体而言,企业已成为创新主体,但是创新合作的比例仍不高。

       调查分析指出,应该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进一步鼓励产学研合作,积极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研发中心,鼓励企业之间建立技术联盟、专利联盟;同时要疏通产学研合作中的制度阻碍,鼓励三者之间的横向合作,促使产学研更紧密结合。

企业家日趋高知化年轻化

五成企业欲增加创新投入

         企业家的智慧和战略思维,会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步子和路子。本次调查的企业家中,男性企业家占62.9%;女性企业家占3%。按年龄来看,29岁以下的企业家占9.1%;30~39岁年龄段的最多,占3%;40~49岁的占3%;50~59岁的占20.4%;60岁以上的占4.3%。按学历来看,本科及以上的企业家占比接近一半,其中博士学历占%;硕士占6.0%;本科占3%;大专占3%;其他占1%。被调查企业家呈现高知化和年轻化趋向。

        调查显示,有86%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起了作用,在四类创新中,认为产品创新对本企业影响最大的企业家比例为3%,认为工艺创新影响最大的占28%,认为组织创新影响最大的占18.7%,认为营销创新影响最大的占2%。在创新成功的因素中,认为高素质的人才对创新成功与否影响为“高”的企业家占4%,是各项因素中最主要的一项。激励员工创新活动的举措中,采取增加工资或奖金激励的企业比例达到了9%,其次为岗位调整或升职机会,使用比例也达到了86.8%,最少采用股权和期权激励。

        创新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大部分企业家拥有长远的创新眼光。调查显示,有6%的调查企业表示会采取一定的技术战略促进企业发展,其中打算增加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占50%,赶超同行业创新国际领先企业的占%,赶超国内同行业创新领先企业占1%。

服务业创新脚步略“保守”

育才速度跟不上企业需求

        对全市6684家服务业企业的调查显示,内部研发是最主要的技术创新活动。2013年度至2014年度有创新活动的企业2312家,占比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其中,成功实现创新的企业2147家,占全部调查企业数的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在有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中,7%的企业的创新活动由本企业自主承担。

        调查显示,5%的服务业企业制定了未来创新战略目标,在创新战略目标的选择上,%的企业家选择“增加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2%的企业家选择“赶超同行业国内领先企业”,2%的企业家选择“保持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状况”,而选择“赶超同行业国际领先企业”“保持本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的企业家分别仅%、%,表明半数以上服务业企业选择的创新战略在于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而把目标着眼于保持本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或者赶超同行业国际领先企业的较少,服务业创新脚步略显“保守”。

        制约服务业企业大胆创新的因素中,最主要的还是人才。调查显示,2013年至2014年间,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服务业企业中,3%的企业家认为企业创新人才缺乏,位列阻碍创新工作的各项因素之首;其次是创新费用方面成本过高,占30.4%;再次是缺乏技术方面的信息,占3%。

        调查分析指出,我市的创新人才培养速度和培养质量与企业的需求有一定脱节,企业亟须的创新人才资源和要素仍缺乏,给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带来了较大影响。与此同时,在“鼓励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的相关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程度选择上,有部分企业认为没有作用,主要原因是不具备享受该政策的资格,这也说明了针对企业引育人才的政策还需要扩大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