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导读详情

“五大平台”示范创新驱动--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交年度成绩单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成功缩影,苏州工业园区始终肩负着改革试验田和开放排头兵的重要职责。去年9月底,国务院印发《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同意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这也是我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区域。如今,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开展一周年,园区交出年度成绩单——
  各项改革正系统、整体、协调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合作、产业优化升级、国家化创新驱动、行政体制改革、城市综合治理五大示范平台初见成效,园区正朝着中国开发区升级版、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提升国际化开放合作水平目标大步迈进。
  通过企业备案和项目备案“单一窗口”模式,园区境外投资企业可以两个业务同时申报、同步办理,全程网上审批,办结后通过“单一窗口”一次取证,3个工作日就可以走完全部流程。这样的高效,得益于园区对于境外投资管理模式的创新。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平台,去年10月,第17次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明确,同意在园区设立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仅今年上半年,园区就有45家企业在美国、日本、开曼群岛等国家和地区累计投资55个项目,新批境外投资额8亿美元,同比增长94.49%。此外,针对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也正大力推进,截至目前,共有12家新加坡银行和34家园区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贷款合同登记,合同金额亿元、累计提款24.7亿元,新加坡前三大银行全部入驻园区。
  围绕产业优化升级示范平台建设,去年以来,园区相继打出了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推进综保区贸易多元化试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等“组合拳”,收效显著。创新驱动方面,聚焦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建设了微纳机电制造(MEMS)中试平台、国科大数据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联合院省市共建了中科纳米所、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医科院苏州系统所、中科院电子所苏州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苏州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深化与美国冷泉港、芬兰国家纳米所等国际科技合作,加快集聚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初步构建了国际化的开放型创新体系,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年均30%左右的速度快速成长。
  园区创新驱动力在区域资本市场体系构建中逐步升级,创业投资扶持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迅猛。在国务院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引下,苏州股权交易中心于今年4月落户园区,区域股权市场加速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园区集聚金融机构724家,股权管理金额超过5200亿元。去年新设天使投资公益基金,企业捐款做天使驱动创新创业;积极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多层次资本体系支持下的园区,科技型企业已达4130家,众创空间57家,硅谷著名的PMP、百度创业中心等孵化器入驻园区。
  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快速推进,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强市场”的总体要求,今年初,园区实施了大部门制机构改革,构建大经济发展、大规划建设、大文化管理、大行政执法、大市场监管等大部门制工作格局,并探索建立“集中高效审批—分类监管与服务—综合行政执法”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同时,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将原分属13个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责分批划转至行政审批局,将原来涉及的近30个处室、90多人、16枚审批印章精简为3个业务处室、30多名审批人员、1枚审批印章,真正实现“一个部门管审批”。
  与此同时,园区城市综合治理水平在一年间显著提升——智慧城市试点全面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项目陆续开建;中新社会管理合作试点首个三年计划顺利完成,新一轮创新项目即将启动;“居家养老为基本、福利兜底为底线、社区照料为依托、护理养老为重点、中端养老要引导、高端养老靠市场”的养老服务新模式逐步完善,将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记者 胡佳逸
《苏州日报》2016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