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导读详情

为海外人才建好创新创业苗圃 中国科协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落户园区

  种子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沃土、阳光、雨露;创新的种子从孵化到成长成熟,同样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近日,中国科协(苏州)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正式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基地将整合全球资源,探索更为开放灵活的国际招才引智模式和创新创业体制机制。这意味着,未来园区将着力为海外人才搭好创新创业“苗圃”,让全世界的创新种子都能在这里生根发芽。

SME@picture-link
目前,已有5000余名海外归国人才在园区创办企业500多家,园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创业高地。袁轩 摄

沃土——打造国际化人才高地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二十多年来,园区通过院校聚才、平台引才、载体留才,逐步打造起了国际化人才高地,这里已成为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目前,在园区就业的外籍人才近6000名,累计引进外国专家1000多名,5000余名海外归国人才创办了500多家企业,人才总量居全国开发区首位,被评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西交利物浦、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等中外名校林立,这些院校紧密贴合产业发展强化人才培养,为区域转型升级的引擎不断输送新鲜“燃料”。科研院所则持续发挥着“磁石”吸聚作用,有效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截至2015年上半年,仅苏州纳米所就集聚博士以上人才258人、其中“国家重大人才引进工程”特聘专家18人。园区还先后建设了国际科技园、生物纳米园、苏州纳米城等创新载体和国家级创新基地,进一步增强了区域人才承载能力。
  中国科协(苏州)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是园区打造国际化人才高地的又一次全新探索。到2020年,基地将集聚跨境合作机构超过100家,其中海外约50家;累计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超过3万人;吸引海外创新创业项目累计超过500项。
雨露——撬动海内外创新资本价值
  多年前,元禾控股通过引进以色列半导体封装技术,消化吸收后在园区设立晶方科技。晶方科技本土创业团队通过持续再创新,形成独立研发能力,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企业,并于2014年成功登陆国内资本市场。这不仅成为园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经典案例,也是一次基金运作科技成果转化结出的硕果。
  资本于创新创业的价值,就像雨露对种子苗木的滋养。在园区,海内外创新资本跨境流动日趋活跃。本土创投机构积极走出去,元禾控股在高新技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促进境外技术与国内产业的融合。在美国硅谷设立TMT美国基金,规模1亿美金;设立生物医药专项基金,规模5900万美元。此外,园区优质的项目也吸引着海外基金的投资。美国富达、礼来亚洲、通和资本、英飞尼迪、软银资本、药明康德等50多家外资基金投资园区200多家企业,累计投资超200亿元。
  未来,在中国科协(苏州)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园区还将搭建跨境项目和资金需求对接平台,收集基地内离岸项目的技术、资金、人才等需求,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技术,打造离岸资源对接的国家级示范平台,进一步降低境内外对接的难度,有效提升技术和资本对接的成功率。此外,按照政府引导、社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园区将联合海外投资基金,设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开展跨境项目的孵化和投资,加强对离岸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设立天使投资基金投资跨境项目。
阳光——构筑国际化创新体系
  园区向来因“国际范”而被人称道,这与中新两国合作的高起点有关,另一原因是因为在园区集聚了大量海内外优质创新创业资源。位于园区南部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先后与国际知名学校利物浦大学、新国大、牛津大学、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洛加大等建立研究院和技术转移中心。目前,园区共累计引进27所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入驻,其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所,在校学生规模超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近2万人。
  凭借开放创新优势,园区不仅与美国、芬兰、德国、新加坡、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元化合作,还吸引了许多海内外孵化器在“金鸡湖创业长廊”设立众创空间。园区网罗海外资源,缩短了区域与全球创新的距离,也为创新项目来园区落户提供承接载体。
  构筑国际化创新体系离不开全方位的亲商服务。随着中国科协(苏州)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的落户,园区将进一步打造跨境品牌服务,为跨国项目和人才提供全方位预孵化服务。一方面联合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各个载体招商部门,为跨境项目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人才认定、创业导师、知识产权政策、财务、检验检测认证、子女入学等全方位服务,另一方面联合会员单位定期举办项目路演、比赛、沙龙、论坛、训练营等活动。通过政策引导,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园区将支持开展虚拟孵化,异地育苗,促进国际创新资源的交流,更大范围整合国际创新资源。

作者 唐晓雯
《苏州日报》2016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