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详情

​努力赋予“园区经验”新时代内涵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伴园区项目诞生而诞生,随时代发展而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苏州工业园区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开创了两国政府合作开发产业园区先河。新世纪以来,苏州工业园区抢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重大机遇,取得了跨越发展、后来居上的骄人业绩。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工业园区以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为抓手,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构筑了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竞争新优势。进入新时代,苏州工业园区又站在了新的关键发展节点。赋予园区经验新内涵,对于苏州工业园区争当改革开放国际合作的先行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样板区,具有更加紧迫而现实的重大意义。 

  “借鉴”在新时代要有大视野。“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开发建设之初,园区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自主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在经济与产业发展、城市规划与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开发,奠定了园区卓越非凡的底气。进入新时代,园区已经成为中国开发区的头雁,具备了向更高目标发起冲击的坚实基础。借鉴,就是要树立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国际水平,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对标国际先进经验,对标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多维度把握园区新时代发展的历史方位,保持“归零”心态,打开思想“阀门”,破除思维定势,探索前进航向,争创一流、追求卓越,驶向新的成功彼岸。

  “创新”在新时代要有大气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新时代,创新就是要拥抱全球新科技产业革命浪潮,顺应创新国际化趋势,在开放环境下搞自主创新,积极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注重发挥好园区创新禀赋优势、外向型经济优势,和顶级的科研机构、知名的国内外企业、高端的创新创业团队,深度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不为国籍地域所困,不为方式方法所限,不受传统思维所束缚,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焦特色新兴产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技术,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优化提升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实现工业园区向创新园区的华丽转身。

  “圆融”在新时代要有大格局。金鸡湖湖滨大道伫立着的“圆融”现代金属雕塑,象征着中新双方密切合作和相互交融,表达了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互融和共生。新时代,圆融就是要把新发展理念融入每个园区人的血脉和灵魂,就是要把“六个高质量”的要求成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基本纲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在历史传承中凝聚继续前行的磅礴力量,在新的伟大征程中不忘初心使命,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焕发干事创业正能量,创造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实现更高效益、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发展,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以一流的业绩、过硬的成果,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的最前列,谱写好中国梦的园区篇章。

  “共赢”在新时代要有大担当。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了园区后发崛起,也要求园区必须展现出新的作为。新的时代,共赢就是要把构建亲清政商生态记在心头,就是要把推动共同发展的历史责任扛在肩上,坚守产业立区之根本,不断优化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打造政府、企业和居民利益共同体,让政府治理有更高效率,让企业投资有更好回报,让群众生活更有尊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把园区的发展放到国家和省市发展的全局,进行系统性思考,实现规律性把握,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中,提升发展站位,谋划功能定位,打造战略支点,推动园区从跟随式发展向引领式发展转变,交出无愧于时代的园区答卷。


作者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室主任 沈卫奇

《苏州日报》2018年8月7日B02版